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加快打造碳中和“先锋城市”, 成都采取行动

2021-05-28 09:18:00 来源:成都日报

力争到2025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综合发展“引领区”、技术创新“策源地”、市场应用“标杆区”,建成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中国已全面确立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低碳发展将成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

迎接这场变革,成都已做好准备。如何加快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5月26日,市委理论学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会暨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会召开。这场会议上,成都提出了清晰的目标和行动路径。

关键词 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探索打造一批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

经估算,2020年成都市低碳产业产值达622亿元,已成为西部绿色低碳产业重要承载地。但存在低碳产业较分散、五链深度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新风口,成都正在加快谋划构建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这一全新的产业生态圈具体将如何布局?

记者获悉,在发展重点产业方面,围绕新能源产业,将在氢能、核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主要布局在绿色氢都、青白江先进材料功能区、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功能区,加快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围绕储能产业,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应用,主要布局在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天府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功能区,打造西部储能高地。围绕节能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研发设计、高效节能装备制造、节能咨询服务、节能设施运行、节能金融服务、节能交易服务,主要布局在成都科学城和成都航天装备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功能区,进一步提升比较优势。同时,围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固碳产业、“碳中和+”产业、碳中和延伸服务等,均有相应的发展方向和布局考量。

在生产领域,成都还将探索建设“零碳”产业功能区、“零碳”高品质科创空间、“零碳”工厂、“零碳”楼宇。生活领域,探索建设“零碳”社区,比如积极推广零碳建筑、智慧职能管理系统、共享交通等。生态领域,将探索打造一批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推动碳汇公园、碳汇绿道建设。

力争到2025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综合发展“引领区”、技术创新“策源地”、市场应用“标杆区”,建成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关键词 社区碳中和场景

从五个方面营造低碳应用场景

社区作为承载人口的基本单元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微观场域,也是营造低碳应用场景、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的试验载体。

如何营造?成都将从五个方面发力。

在社区高效通勤上,以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为导向,落实小街区规制,增加市政街巷通道,推动社区出行道路与城市主干道无缝接驳,实现社区微路网与城市大交通有效融合。强化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步道的路权分配,引导市民出行从自驾为主向公交和慢行为主转变。

在绿色生态场景上,提出要充分利用建筑立面顶面、道路两侧、过街天桥等公共空间开展美化绿化,以绿道有机串联城市地标、公园绿地、美学空间,最大限度提高社区绿化覆盖率和感知度。建立部门监管、属地主责和社区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探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区参与生态环境监测巡护,筑牢自然生态保护底部支撑。

在低碳生产场景上,建立“社区机会清单+碳中和场景实验室”供给机制,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和市场资本参与低碳社区创建,让公园社区成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新蓝海。还将创新绿色消费模式,挖掘社区生态资源“吃住行游购娱”潜力,推动民宿康养、运动休闲、旅游观光等业态有机植入、跨界融合,促进农商文旅体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智慧治理场景营造上,提出以智慧社区建设为载体,构建数据驱动功能融通的基层智慧治理体系,降低城市管理运行和市民服务获取成本。拓展天府市民云“社智在线”功能,推动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智慧养老等入户应用,让居民在家就能满足大多数办事和生活需求。

在简约生活场景营造方面,培育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环保行为的组织发动,精心策划社区邻里节、社区运动节等群众户外活动,引导市民从封闭空间走向公园绿地享受健康生活。鼓励驻区单位错时开放内部空间和功能设施,让闲置资源发挥公共属,更好服务企业和市民。

关键词 未来建筑

重点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

建筑因“人”而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宜居、健康、智慧、人文等能。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成都新建建筑实现了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全域全覆盖”,启动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并被列为了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截至2020年底,绿色建筑执行面积累计突破2亿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接1亿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完成243万方米。总体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水

那么,发展未来建筑成都将如何着力?会议透露,将重点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推动建设一批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推动既有建筑因地制宜地实施节能、减排、节水、降噪等改造,特别是加大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同时,全面融入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围绕建筑领域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带来的变革,推进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创新发展,带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打造万亿级绿色建筑产业集群。(记者 王琳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