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揭牌暨创新座谈会举办

2021-05-24 11:42:24 来源:科技日报

5月20日,“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揭牌仪式暨中医药交叉创新座谈会”圆满召开。据悉,这是国内首个在综合重点大学依托信息学科设立的中医药交叉研究机构。该研究所致力于打造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清华模式”,力争成为引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面崭新旗帜。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副局长李德娟、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自动化系李衍达院士、科研院副院长甄树宁、信息学院副院长及自动化系主任张涛、自动化系长聘教授、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以及来自校内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电子系、玉泉医院等十八个院系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涛主任主持。

研究所所长李梢教授从研究所设立的历史机遇、建设目标、组织架构、交叉研究、宗旨使命等几个方面做了报告。研究所(TCM-X所)以自动化系为依托,汇聚多院系、多学科力量,以清华大学拥有的学科优势为基础,以中医药关键科技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X)研究中医药(TCM),通过医工结合、中西结合、交叉创新,推进中医药科学化与现代化,打造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清华模式”。团队从信息与系统的角度,以生物网络为切入点阐释中医药科学原理,通过20余年的不懈探索,已形成了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精准中医、中医人工智能等创新方向。交叉研究所自获批成立以来,已率先制定并发布了网络药理学首个国际标准,促进了中医药科研方法走向国际前沿,积极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李德娟副局长宣读了2020年12月2日发布的关于同意清华大学成立“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的批复文件。文件指出,研究所应以清华大学拥有的学科优势为基础,整合相关优质资源,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探索以中医药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机制,力争成为推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典范。

尤政副校长在致辞中谈到,中医药交叉研究所的成立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5月12日,书记在南阳考察张仲景医圣祠时强调,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医药交叉研究所的成立正可谓应运而生、恰逢其时。今年正值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1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清华大学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加速中医药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也责无旁贷、勇于争先。以自动化系李衍达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信息科技与中医药交叉学科探索,以李梢教授为代表的团队已经在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重要成果。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的成立,也是清华师生在中医药事业上奋斗的一个重要结晶。学校大力支持研究所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凝聚各院系力量,积极进取、共同努力,成为引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面崭新旗帜。

屠志涛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是国内第一个在综合重点大学依托信息学科设立的中医药交叉研究机构,希望研究所认真贯彻落实“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重要指示,做好中医研究的示范、“中医+”的示范、学术链-产业链-人才链的示范。屠局长表示,“TCM-X”是一个重要品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将积极整合北京市的相关资源,大力支持研究所的建设,希望研究所能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快速、有力发展。

张涛主任表示,自动化系在生物信息学与中医药交叉领域长期耕耘,做出了开拓探索,取得了引领成就。今后,自动化系将大力支持中医药交叉研究所的各项工作,期待研究所取得更大、更有突破和原创的成果。

屠志涛局长、尤政副校长、李衍达院士、李德娟副局长、张涛主任、李梢所长共同为“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揭牌。·之后,研究所举行了中医药交叉创新座谈会。座谈会上,李衍达院士指出,人体是个复杂大系统,通过分解的办法难以解决复杂大系统的问题。中医很早就面对人体这个复杂大系统,自己与李梢教授一道通过关系推断在复杂系统和中医药方面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突破。中医的象思维也是一种关系推断,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与推断,有助于中医药等各种复杂系统问题的解决。

清华大学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玉泉医院副院长冯兴中、医学院副书记程功、医学院副院长李海涛、药学院刘清飞、生物医学工程系黄国亮、工业训练中心卢达溶等与会领导和专家踊跃发言,表示将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交叉研究所的建设。大家认为,研究所要牢记对清华大学的殷切期望,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的突出优势,集团队成员在中医药、信息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专长,通过交叉、融合、创新,建立中医药研究的自主创新体系,力争在中医药创新发展、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引领、突破重大成果,促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服务人类健康。(记者 华凌)

最近更新